人为什么容易陷入自怜的陷阱
心理学家:“自怜是让人上瘾的麻醉剂。”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喜欢自怜,尤其喜欢抱怨,而抱怨的对象总是脱离了自己,要么是怨天,要么是怨他人,当“我是该多么可怜啊”这个意识弥漫于全身宣泄出内心的烦闷,每个人都会感到奇妙的感觉。有时候,我们总是患得患失,所以常常会滋生查补自怜的心态,从心理学上说,这是一种病态心理,而自怜就好像是能够让人上瘾的麻醉剂。如果在日常生活中遭遇了挫折与困难,自己在越是痛苦难了就越是自怜。或者,从某种程度上说,自怜是一种自我保护,但是,过度的自怜会令我们迷失自我,在极力想包裹自己的同时,我们也被苦难所吞噬了。
女儿总是向父亲抱怨自己的生活,抱怨每件事都是那么艰难,自己快活不下去了。父亲没有言语,只是把女儿带进了厨房,他先烧开三锅水,然后往一个锅里放胡萝卜,在第二个锅里放鸡蛋,在最后一只锅里放咖啡豆。然后,父亲将食物浸入天水煮,大约20分钟之后,父亲把火关了,分别将胡萝卜、鸡蛋、咖啡豆舀出来。这时,他才转过身问女儿:“孩子,你看见什么了?”女儿回答:“胡萝卜、鸡蛋、咖啡。”父亲让女儿捣烂了胡萝卜,将蛋壳剥掉,最后,让女儿喝了咖啡,女儿笑了,她小声问道:“父亲,这意味着什么?”父亲解释说:“这三样东西面临同样的逆境——煮沸的开水,但它们的反应却各不相同。胡萝卜入锅之前是强壮的,毫不示弱;但进入开水之后,它变软了,变弱了;鸡蛋原来是易碎的,但是经开水一煮,它的内脏变硬了;而咖啡豆是粉状的,进入沸水之后,它们改变了水。”父亲停顿了一下,问女儿:“哪个是你呢?当逆境搭上门来时,你该如何反应?你是胡萝卜,是鸡蛋,还是咖啡豆?”
在挫折面前,不同的人,他们的反应也是各不相同的。自怜的人总是害怕自己受到伤害,不敢直面挫折,他们就像那煮烂的胡萝卜一样,即使外表坚强,但内心却因为太自怜而最终走向了自灭之路。自怜是我们克服挫折或逆境过程中的绊脚石,它使我们的心理随能力变得很差,还没有正面迎接挑战,它就宣告了“自己是个弱者”。因此,三毛曾说:“我是个自爱但不自怜的人。”大多数自怜的人,最后会作茧自缚。
在人生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挫折与困难是在所难免的。可是,我们绝不能认为自己是个自怜者而选择退缩,而应理智地面对它,冷静地找到战胜它的办法。自怜者面对突如其来的挫折会选择后退,或者是消极抵抗,只有那些勇敢挑战的人,才能采取积极的态度来面对挫折,最后战胜挫折。
一天下午,艾森.豪威尔放学回家,一个同他年龄相仿的粗壮结实的男孩在后面追赶他。艾森.豪威尔害怕自己会受伤害,不敢迎战,一个劲儿地向前逃跑。父亲看见后,冲艾森.豪威尔大喊:“你干吗容忍那小子追得你满街跑?”艾森.豪威尔当即委屈地反驳说:“因为我不敢还手,而且,不管输赢,结果都是挨你的鞭子。”父亲大声喊道:“别为自己的懦弱寻找借口,去把那小子赶走!”
有了父亲这句话,艾森.豪威尔还怕什么呢?他猛地转过身,开始猛烈地反击。那个追赶他的男孩被艾森.豪威尔的突然反击吓坏了,他慌忙地夺路而逃。艾森.豪威尔顿时勇气大增,继续穷追不舍,一把将那个男孩抓住。当即把他放翻在地,正颜厉色地警告他:“如果你再找麻烦,我就每天揍你一一了顿。”
艾森.豪威尔说:“软弱就会一事无成,我们必须有强大的实力。”通过童年时期的这件事,艾森.豪威尔悟出了一个道理面对看似强大的对手,千万不要胆怯和逃跑。当一个人没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总是自怜自艾,做什么事情都畏手畏脚,患得患失,害怕自己在挫折与困难中受到伤害,嫩么他就永远不会成功。罗斯福曾这样说:“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那会让我们莫名其妙的胆怯,会让我们为前进所付出的努力付诸东流。”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家庭氛围决定孩子的性格和命运
-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