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湖州红十字心理健康在线>> 心理知识>> 心理生活>>正文内容

未来是否可能有健康的夜猫子呢?

■CASE PRESS的读者们是否有人是夜猫子呢?医生常说当夜猫子对身体不好,那么未来有没有可能透过某些方法当「健康的夜猫子」呢?

140813132041-large

Credit: © DigitalGenetics / Fotolia

撰文|叶绿舒

大家应该都有熬夜的经验吧!由于我们并非夜行动物,所以熬夜对我们都是很辛苦的经验,而由研究可知,轮班工作者更会因为昼夜颠倒而产生许多问题:包括心脏病、肥胖以及第二型糖尿病等疾病,目前都被认为与轮班工作有关。

然而,轮班工作所产生的问题,我们在跨多个时区旅行时也会发生。当我们由台湾搭飞机到美国时,都经历过所谓的「调时差」的过程:简单说就是要以昼作夜。一开始都会很难受,大家睡得正香的时候你却了无睡意,等到大家精神抖擞的时候换你昏昏欲睡...

但是既然叫做「调时差」,也就是说这个现象是可以改变的。通常少则一两天,多则一周,就可以让我们的作息与当地完全一致了。为什么可以这样调整呢?

过去的研究让我们了解,我们的脑中有所谓的「视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SCN)担任「主时钟」(master clock)。视交叉上核位于下视丘,由两万个神经元组成。虽然大脑神经元之间都有很多、很紧密的联系,但是位于视交叉上核的这些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比一般大脑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更多也更紧密。

日光、视交叉上核、与生物时钟之间的关系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经由视觉回路(vision circuits)输入昼夜循环的规律,提供给视交叉上核,然后再由视交叉上核来维持我们每天的作息规律。当我们进行横跨多个时区的旅行时,由于在头几天,视交叉上核的神经元只约有略少于一半可以被视觉回路所输入的日光信息给「重设」(reset),造成我们发生需要「调时差」的状况。为什么调时差会这么慢呢?主要是因为视交叉上核的神经元之间的紧密联系,造成虽然日光可以「重设」这些神经元,但是「重设」的速度却相当缓慢。

这就让科学家们想到,如果这个重设的动作可以快一点,或者如果我们可以找到重设的关键,设计什么药物可以影响这个重设的关键,如此一来,或许在未来可以有「健康的夜猫子」也不一定?有可能吗?

最近,在沙克研究所(The Salk Institute)的研究团队,找到了Lhx1基因,或许就是这个问题的答案。

研究团队先将小鼠的昼夜节律弄乱,然后比较视交叉上核与一般组织的基因表现,找出了213个基因为视交叉上核所独有;接着,再由这213个基因中,找到了13个负责开关其它基因的基因。在这13个基因中,只有Lhx1受到光的抑制。

过去只知道Lhx1对神经元的发育非常重要,因此缺乏Lhx1的小鼠无法存活;但并不知道它与生物时钟相关。因此,研究团队先在Lhx1表现量降低的小鼠中观察他们的视神经上核神经元的活动状况。他们发现,当Lhx1表现量降低时,虽然视神经上核的神经元们各自仍然存在着昼夜节律,但是整个视神经上核却呈现不同步的状态。

接着,研究团队将小鼠们的作息移动八小时,发现降低或不表现Lhx1的小鼠,可以很轻松的适应时差。这代表了,如果可以找到人类版本的Lhx1,并在跨时区旅行时,预先使用药物改变Lhx1的表现,或许我们也可以轻松的调整时差了?!

虽然这个想法听起来很棒,但是由于视神经上核位于下视丘内,也就是说,这个药物必需要能够通过血脑障壁(Blood-Brain Barrier,BBB),这部分其实并不容易喔!

不过,由于降低或不表现Lhx1的小鼠,同时也会影响另一个基因:Vip(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的表现,而Vip蛋白在小鼠实验中也可以使视神经上核恢复同步,或许可以经由影响Vip来影响视神经上核,从而使跨时区旅行者与轮班工作者能够更轻松的调整时差?这听来非常有趣,不过笔者认为,是否能经由调整「主时钟」而达成调整全身代谢的目的,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评估;当然,如果真的可以,对于轮班工作者应该是个很大的福音,毕竟没有人会想要因为上夜班而损失了健康不是吗?

参考文献:2014/8/13 Single gene controls jet lag, study finds. Science Daily.
--
作者:叶绿舒 慈济大学生命科学系助理教授,科教中心特约写手,从事科普文章写作。
责任编辑:Kerina Huang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