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湖州红十字心理健康在线>> 心理服务>> 心理案例>>正文内容

10博爱高墙·个案点评·喜欢换岗位的小张

 

喜欢换岗位的小张

省六监一监区

小张(化名),安徽人,32岁,大学本科毕业,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无期徒刑,201111月投入省六监改造。

小张出生于一个家境很好的家庭,父母都是国家公务员,他又是家中独生子,自小就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成长。小张也非常努力,从小到大,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他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如愿地考取了本省的一所师范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家乡一所重点中学当教师。工作不久后,他与同校的一名女教师恋爱结婚,婚后不久,育有一女,一家人过得其乐融融。

就在大家都十分羡慕小张的生活时,小张却作出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辞职。他说,他不想再按部就班的生活,因为从小到大长,他的生活都是父母决定的,他要过一种自己想要的生活。于是,他毅然辞去了教师工作,来到浙江打工,进入一家公司做销售。由于小张有文化,又肯干,几年打拼下来,他成为了这家公司的销售部经理,年薪十余万元,事业小有所成。

事业上的成功,让小张开始飘飘然。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一些赌友,从此,彻底迷上了赌博。他想,既然能够在经商上取得成功,也一定能够在赌桌上创造辉煌。然而,这一次,他没能如愿以偿。随着赌博的深入,赌资越来越大,他入不敷出。为了翻本,他就铤而走险,诈骗客户200多万元,结果,被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无期徒刑。

面对这一沉重的打击,小张万念俱灰,终日闷闷不乐。在警官的谆谆教导和家人的鼓励下,小张才慢慢地走出低迷的状态,投入到正常的改造中去。由于他年纪轻,他被分配到流水线当车工学徒,学期2个月。一开始,小张感到很新鲜,长这么大也没踩过缝纫机,所以学起来很认真,2个月后,小张基本掌握了缝纫的技术要领,可以缝制一些简单的工序,成为一名正式车工。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张深感做一名车工,活动空间太小,每天出工就坐在机位上,一坐就是半天,每天周而复始地重复地做着同样的工序,倍感枯燥、乏味,所以劳动积极性不高,每月只能勉强完成基本劳动任务,个人模拟产值排名很低。由于小张处在无期徒刑考核期内,个人产值的高低对他的年终“双评”很重要,于是,他想换个工种。

他第一个看上的工种是小组的辅助工,他觉得辅助工每天敲敲榔头、翻翻包,活动空间很大,个人产值也很高,于是,他就以自己不适合踩缝纫机为由,要求去做辅助工。分监区领导考虑到辅助工也是一线工种,于是就答应他,把他调去当小组的辅助工。辅助工看似轻松,其实很累的。一开始时,小张信心十足,可一段时间下来,他发现这辅助工的活还真不好干,不说任务紧、数量多,光是每天敲榔头就把手臂累得又酸又痛,有时甚至连抬手都很吃力,手掌还磨出了几个血泡。有时遇到赶货,会被流水线车工催得喘不过气来,一点空闲都没有。就这样,干了2个来月的他觉得实在吃不消,于是,又打报告要求调回流水线当车工。这一折腾,让原本技术不太扎实的小张远远落后于与他一同学技术的人,他在流水线上的产量明显比其他人低很多。小张并没有从中反省,想办法迎头赶上,而是认为工序安排不合理,又要求换工序,但换了工序之后,他的产量还是上不去。于是,他又提出换小组。前前后后,来来往往,就这样一年时间被他折腾过去了,到了年终“双评”时,他个人产值排在100多名。可想而知,这样的成绩在年终“双评”中只能获得年度表扬的行政奖励。

由于2012年一年的折腾,使得小张的考核积分比较低。为避免无期徒刑考核期满后因考核积分达不减刑要求不能呈报,小张又要求去做胶水。考虑到小张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现实情况,分监区部还是当他去做胶水。当天他去胶水组时,胶水组就人说;“小张,你来做胶水了,保证你干不到2个月又要换工种。”果不其然,由于做胶水味道重,小张没做2个月,又以自己肠胃不好为由,要求分监区把他从胶水组调出来,不论干什么都行……

看小张这个样子,大家都说,照这么下去,小张得换多少工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评:

看完个案,思维上有一个长时间的想象。我似乎看到原本顺风顺水的小张,因为内心的不安分,困扰在自我的世界里。

我总是喜欢在深夜写文章,静静地一个人,忘记了时间,忘记了世界,不受打扰。有时候母亲一觉醒来,很心疼地说:“别太累了,有多少事情明天不能做呀。别学成个‘ 霉头’了。”每次母亲这样说,我心里总觉得让母亲担心很是不忍,但总还是我行我素,总是执着地想把事情做好再去睡。母亲后来觉得反正说也没用,也就不说了,反而泡一杯蛋白粉过来。今天想到个案中的小张,突然觉得我好似与小张成了两个极端。我总是喜欢执着地去做一件事情,在没做成之前总不舍得放弃,不喜欢改变。而小张似乎总是不能专著地去做一件事,总是聪明地认为可以去做成另一件事情。用我母亲的话来说,怕是我们两个人都是有点‘ 霉头’了。

其实小张的问题很普遍的,算不得什么心理问题。常言道:“创业容易守业难”、“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都是这个道理。我还记得有次高考作文就描述了这个现象,说的是一个人去打井,每次都打到离水还有一定的距离的时候就认为打井的位置不对,于是又换一个地方打。最终他也没有打到出水的井,他反而得出一个结论,说“此处地下无水”。

有时候我们也用毅力来解释这个问题。说一个人做事总是半途而废那是没有毅力。但毅力不是天生的,毅力也是需要后天来培养的。个案中的小张一路顺风顺水、父母精心呵护,自然就缺失了对毅力的培养。就像如果我们要去培养一个人自信,那可能就要人为的去增加他成功的体验。给他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情,然后他成功了就给予他鼓励。就像如果给他一个挂在空中的苹果让他去摘,那高度一定要恰到好处。要他努力跳起来的时候就能摘到。如果太高了,他连续跳几次都没有摘到的话,那他很可能就会退缩,并且还在内心留下了挫败感。毅力的培养也是一样。毅力也叫意志力,是人们为达到预定的的目标而自觉克服困难、努力实现的一种意志品质;毅力,是人的一种“心理忍耐力”,是一个人完成学习、工作、事业的“持久力”。毅力只有在与人的期望、目标结合起来后,才能发挥作用。培养毅力,首先目标很重要。记得苏联的斯大林说过,伟大的目的产生伟大的毅力。但在张海迪身上,我们一样可以看到崇高的人生目的,最终她成为了知名的作家。假设小张根本就没有减刑的目标,那么怎么可能激发出毅力呢?但小张是有目标的,只不过他的问题是目标似乎与他顺风顺水、骄生惯养有一些不和谐。他渴望的新鲜的不枯燥的不劳累的环境好的习艺岗位可能并不存在。即使存在这样的岗位,那它所匹配的目标也只能是不满意的双评结果,只能是考核积分达不到减刑要求。其实我们可以把小张的减刑目标进行分解。比如可以把减刑要求的考核分作为一个总的目标,然后把这个总目标分解成每年每月要达到的小的目标,甚至再细分到每周每天。目标变细变小了,不仅易于达成,也是对毅力的一种锻炼。高尔基说:“哪怕是对自己的一点小小的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意思是说克服困难的过程,就是培养、增强毅力的过程。如果我每天都能达标,连续很多天之后你就会坚信能够实现月达标;如果每月都能达标,连续几个月之后你就会坚信能够实现年度目标。这就像你或许挑不起一百斤的担子,但你可以挑三拾斤。只要你天天挑,月月练,总有一天, 一百斤担子压在你肩上,你也能健步如飞。所谓“今日事, 今日毕”,只要你强迫自己完成今天的任务,久而久之就会开成一种习惯,毅力也就油然而生了。毅力就是习惯的产物而已。其次,培养兴趣也能激发毅力。就像小张刚去做缝纫机的时候觉得新鲜,很认真,这里就有一个自发形成的毅力。人的兴趣有直观兴趣和内在兴趣之分,而且两者是可以转换的。个案中小张对习艺没兴趣,但对减刑是有兴趣。只要经常去想习艺是可以减刑的,慢慢地他也就会对习艺才生兴趣。因为习艺是减刑的需要,所以他就不得不坚持习艺,然后当这种坚持成为一种习惯,在习艺的过程中,可能习艺的兴趣也会渐渐培养起来,这反过来又能进一步激发习艺的毅力。所谓“日久生情”就是这个道理。我接触过很多学生,他们不喜欢学习,但又想去重点大学读书,所以不得不强迫自己去学习,其实是一个道理。

但人们还爱说一句话,叫“树挪死、人挪活”。表面上看好似在鼓励那些思想活跃、内心不安分的人。生活中也不乏有换岗成功,成就辉煌的例子。但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那些人深知自己的长处并确有与新岗位匹配的能力。个案里的小张在几个岗位间换来换回,显然是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岗位的。所以除了毅力,我们还需要更多的了解自己。个案中的小张虽然在不同的岗位之间换来换去,但他希望得到高分,争取减刑的目标始终是有的。然后每到一个新的岗位总能认真的做一段时间,也从侧面说明了他的努力,他一定程度上的毅力。只不过在监狱这个环境里究竟有哪些岗位是适应他的,他自己的能力和特长究竟最适合哪一个岗位,是他需要深思熟虑的。当然即便是有了一个与自己的能力相匹配的岗位,也是需要毅力的。因为每个人都有惰性,如果没有毅力拿什么去对抗与人具来的惰性呢?所谓“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想起毛主席的一句话,觉得挺合适在这里分享。他说:“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

 

                                        浙江省长湖监狱心理治疗师

                                                       史金芳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