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第十二章 让人瞧不起的心理学
第十二章 让人瞧不起的心理学
罗德尼·丹杰费尔德(RodneyDangerfield)是美国一个广受欢迎的喜剧演员,他有一句抱怨的话现在已经成为他的标志:"我老是被人瞧不起!"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正是心理学在一般老百姓心中的地位。本章就是想谈谈为什么心理学会像丹杰费尔德那样无法得到应得的尊敬。
心理学的形象问题有关心理学形象问题的成因,有些在前面已经讨论过了。举例来说,在第一章中所讨论过的弗洛伊德问题就是其中之一。弗洛伊德理论的不能被证伪性,无疑促成了人们对心理学的低评价。如果公众认识任何一个心理学家的话,这个人不是弗洛伊德就是斯金纳。对他们理论的歪曲报道及传播,一定会导致公众认为心理学是一门非常肤浅的学问。当一门学科中最有影响力的学者被认为是主张人是没有,思想的,以及人和老鼠没有差别的,那时这门学科在外界公众心目中,还有什么尊严可言?当然,斯金纳并没有否认人类能够思考,他从动物身上发现的许多有关工具性条件反射的定理,已被证实的确是可以推广到人类行为上的。然而,公众对这些科学事实却知之甚少。同样地,对弗洛伊德理论的歪曲也降低了心理学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心理学和超自然心理学
除了弗洛伊德和斯金纳的研究之外,一般人对其他卓越心理学的研究几乎→元所知。为证实这一点,你可以到附近的书店去看看公众在那里可以购买到哪一类心理学的读物。调查结果你会发现,那些摆在书店卖的心理学读物通常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一些心理学的早期经典著作(弗洛伊德、斯金纳、荣格、弗洛姆、埃里克森等),而这些著作几乎已和当代心理学毫无瓜葛了。
在多数书店中可以找到的第二类读物,是那些假冒为心理学的"伪科学"书籍,里面充斥着永无止尽的一连串有关超常现象的记载及报告,如心灵感应、千里眼、意念移物、超前感知、转世、生物规律、星灵投射、金字塔力量、植物沟通、通灵手术等(Lilienfeld,Lohr,&Moirer,2001)。
书店中这类所谓"心理"读物的大量存在,无疑导致并同时反映了人们对科学心理学的误解。他们认为心理学家就是去证实这些超常现象存在的人。这种误解对心理学而言无疑是一个讽刺。事实上,心理学与那些超常现象是毫无关系的。现代心理学有兴趣研究的东西完全不包括那些超常现象,其中缘由很可能会让许多人大吃一惊。
要说对超感知和其他超常能力的研究不能被认为是心理学的一部分,可能会引起许多读者的不满。多个调查结果一致显示,超过50%的公众相信有超感知现象的存在,并且对这一想法坚信不疑(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2001)。历史研究和调查可以让我们对公众之所以会如此热衷于这些信念的原因看出一些端倪(Alcock,1987; Bainbridge&Stark,1980; Grimmer,1992; Stanovich,1989,2004)。
物质至上的文化削弱了许多人的传统宗教信仰,这些人就开始寻找其他形式的神秘主义来填补这一空档。像许多宗教一样,许多所谓的超常现象也标傍像转世之类的说法。对部分人来说,这一来世的说法能满足他们想要超越现有生命极限的需求。这就可以说明为什么,当心理学家出来说,用科学心理学研究方法无法证实超感知现象的存在时,人们感到元法接受。声称心理学不把超感知视为一个可行的研究领域,总是让那些信徒们感到生气,他们指责心理学家把这一类的研究课题摒除于心理学研究之外是太武断了。当心理学家对这些人提出的抗议采取不理不采的态度时,他们对公众对心理学的误解,完全没有起到减轻的作用。心理学家的确应该针对为什么这些抗议是没有根据的,给予一个谨慎而清晰的解释才对。下面就是我们对这一误解做出的解释。
科学家们并不是根据什么经文来确定研究课题的。也没有什么文稿指出什么是可以,什么是不可以被研究的。研究领域的出现、扩展或终止是依据理论与方法的自然淘汰规律。也就是说,那些能够产出硕果的理论和实征发现的领域,就会吸引大量的科学家继续研究。而那些陷人死胡同的理论,或者那些没有能被重复验证的实征领域就会被摒弃。这种对理论与方法的自然淘汰过程引导了科学不断地接近真理。例如,超感知在当代心理学不被认为是一个可行的研究课题,就是因为对它的研究一直无法累积任何正向的成果。因此,心理学家就不再对它感兴趣了。在这里我要强调"当代"这一词,是因为心理学家在早前确实曾有一段时间,对超感知领域是怀着极大的兴趣的,只是在累积了大量的负面证据之后,才对它失去了兴趣。正如历史所展示的那样,研究课题通常不是由政府某个权威机构宣布停止研究的,它们只是在生存竞争的环境中被自然淘汰出局了而已。
在心理学领域里,超感知从来没有被认为是一个不能研究的课题。有关这一说法的证据是清楚并且很容易取得的(Alcock,1990;Druckman&Swets,1988;Hooft,2000;Hyman,1996;Marks,2001;Milton&Wiseman,1999)。过去有许多研究超感知的论文发表在正式的心理学研究刊物上。那些在媒体上频频曝光的超自然心理学家总喜欢让人们觉得这→领域是崭新的,借此以为惊人骇世的新发现问世了。实际上,事情根本就没有那么戏剧性。
对超感知的研究,可以说,是和当代心理学的历史一样的久远,它并不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在心理学文献中,它也曾经像许多现在被认为是可行的课题一样的被认真地研究过。然而,在正式心理学杂志上所发表的、有关这一领域的许多研究结果,大多显示了它是子虚乌有的。在被研究超过了90年之后,我们仍然无法在严格控制的情境下,成功地重验任何超感知现象。尽管过去几十年来做了大量有关超感知的研究,却从来没有→个研究可以达到这一简单的基本科学标准。甚至许多超自然心理学家和其信徒自己也都不得不承认这一点(见Alcock,1981,1990;Druckman&Swets,1988;Krippner,1977)。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令当代心理学家对这个课题失去了兴趣。
有时人们会被误导认为,科学家否认超感知现象的存在是因为它违反了当代己被普遍接受的、有关大自然的理论。从第一章和第二章所讨论的科学程序来看,很明显地,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所有的科学家都忙于推翻现在已被接受的、有关自然事物的理论,因为,只有在不断地通过改变和精化现有的观点,当然还要在遵循"关联原则"的大前题下,才能逐渐接近真理。当一种新的现象与现有的知识结构相冲突时,科学家们会对此提出疑问并寻求其他可能的解释。所以,心理学家不相信有超感知现象,并不是因为它与原有的知识累积相矛盾,而是因为根本没有任何科学的证据来支持它的存在。简而言之,没有被证实的现象自然不需要作任何科学的解释(见Alcock,1981,1984,1990;Hines,1988;Humphrey,1996;Hyman,1992,1996;Milton&Wiseman,1999)。现在,颇具讽刺的事来了,心理学家虽然找不到这类证据,但是在许多测验超常能力是否存在的大会上,却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的重要性可能仅次于那些专业的魔术师,这些魔术师当然是下了最多功夫去拆穿多数超常能力演示其实都是骗局的功臣(Randi,1986,1987)。而且,很多相关论述,以及质疑有超常能力的重要书籍,都是出自心理学家之手。
这个现象的讽刺性是很显而易见的。心理学作为一门可能是目前对超感知的存在问题最能给予精确评估的学科,在公众的心目中,竟然正是被与这些伪科学混为一谈、两者难分难解的学问!正如下面还要再详细讨论的,心理学常常会陷人这样一个"里外不是人"的双重灾难之中,这里所说的仅仅是其中一个例子罢了。那种认为在心理学里没有什么行规的想法,以及认为这个领域缺乏科学标准来判定其知识之可信度的信念,常是导致人们把心理学与超感知这样的伪科学联系在→起。然而,如果心理学家有朝一日真的能够成功地让公众认识到这些伪科学的真实面目,那么,又由于在人们心目中心理学与伪科学总是联系在一起,这些证据可能被视为是说明"心理学不是一门科学"的铁证!你看,有多倒霉!
自助读物
在书店里常见的第三类心理学读物就是所谓的自助读物。当然,这类读物也有许多不同种类。(见Fried,1994 ,1998; Fried&Schu1tis,1995; Paul,2001; Santrock,Minnett,&Campell,1994)有一些书是励志型的,目的是为了要提高人们的自我价值感和自信心。另一些书试图将一些熟悉的老生常谈用新的表达方式包装起来。只有少数(实在是太少了)的几本是由有责任心的心理学家为公众所撰写的。还有许多书,不包括在上述第二类中,为了确保自己的"独特"性而声称自己发明了一些新的"疗法",不但可以治愈某些特殊行为问题,而且还能满足老百姓的一般性的需求(赚多一些钱,减肥和提高性生活质量是其中的"三大"),从而得以销量大增。这些所谓的新疗法的成效很少建立在控制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如果作者是个临床医生的话,他们通常只是依靠他们的个人经验或者少数的几个病例,来支持他们的新发明。
许多行为和认知疗法,都曾通过相当严格的心理学检验程序来支持其有效性,但是有关这些疗法的书籍却很少出现在书店的书架上。电子传媒的情况就更糟糕了,电台和电视台几乎没有任何正儿八经的心理学报道。相反地,他们总是请来许多伪"疗法"的散播者和爱出风头的媒体名人来上它们的节目,而这些人与心理学这个领域可谓是风马牛不相及。媒体之所以会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正规的心理治疗法从来都不会声称自己能令病人马上痊愈,甚至不会担保治疗一定成功,或者夸大其治疗的范围(例如,"你不仅会把烟戒掉,而且你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得到改善!")。同样地,现在互联网上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形一一缺乏严格的同行评审,在网上推销的治疗方法通常都是不可靠的。
公众在很大程度上并不知道,出版业并没有为读者就自助性的读物把关,提供质量保证。弗里德森(Fridson,1993)曾讲述了一位大众心理学读物作家的故事。这位作家写了许多有关就业方面的畅销书。他在《财富》杂志上有一个专栏,并且经常在一些电视访谈节目上出现。不久,人们发现这个作家并没有像他本人声称的那样拥有博士学位(事实上,他得到的是一个未被政府认可的函授学校的博士文凭)。进一步的调查揭示,这位作家声称自己曾为研究一个问题所做过的8000次访谈中,有一些是自己编造出来的。当人们质疑关于出售这些骗子所写的、具误导性的书籍背后之商业道德问时,这位作家的一个出版商说,"我们出版商做的事有99%是基于对作者的信任"(p.144)。阅读本书的读者,你们从今以后要对"信任"一词附上一个重要的辅助性脚注:要具备有关现代科学验证方法背后之逻辑的知识。
在美国书市中占相当比重的这些自助性读物,使人们对心理学的一般看法产生了许多不良影响。首先,像弗洛伊德的影响那样,这些书使公众搞不清心理学研究所关注的焦点在哪里。举个例子来说,虽然有相当数量的心理学家在为肥胖、人际关系和性问题提供治疗,并且在不断地做研究,但这个数量比起自助读物中所说的要少得多。这种误解也使得公众以为大多数的心理学家都忙于关注异常行为的研究和治疗。事实上,大部分的心理学研究的是人类的正常行为。
除了引起对研究内容的误解之外,自助性读物还让人们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目的产生错误印象。正如第四章中所讲的那样,心理科学并不认为几个个案研究、见证叙述和个人经历陈述就能构成充分的实征证据,用以支持某种疗法的有效性。然而,这些方法却正是大多数自助"疗法"所提供的支持证据之类型。自助类的读物因此误导了社会大众,使他们认为大多数的心理学理论就是在这一类证据的基础上得出的。在第八章中已阐明,一个理论的验证需要许多不同类型的证据来支持,其中个案研究证据所提供的支持是最弱的。视这一类证据为证实某一理论或疗法的确凿证据,是犯了根本性的错误。
"食谱"知识
最后,自助类的读物使公众棍淆了心理学的目标和多数心理学研究所追寻的知识类型O心理学家利·夏法(LeighShaffer)认为这种读物留给人们一个深刻的印象,认为心理学研究者所追求的是那种"食谱"式的知识(Shaffer,1981)。食谱式的知识是指那些只知道如何去使用某物,但对其背后运作的基本原理一无所知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然"的知识。例如,大多数人知道如何使用电话的知识,他们知道如何拨号,如何获得信息,如何打长途等等。但许多人对电话运作背后的物理原理一无所知。他们不知道电话是怎么样实现通话的功能,他们只知道他们能够使用它。这就是电话的"食谱知识"。在我们的社会里,许多有关技术性产品的知识都是食谱式的知识。
当然,这也不完全是一件坏事。事实上,多数技术产品就是按照用户对其背后的运作原理一无所知的条件来设计的。食谱知识这一概念提供了一条可以区别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途径。基础研究工作者寻找自然界的基本原理,而不去考虑这些原理能否转化为食谱知识。应用研究工作者则致力于将基本原理转化为一些实用的产品,这种产品只需要食谱知识就可以使用了。
多数自助读物只提供关于人类行为的食谱知识,它通常是以下面这样的形式来呈现的,"你只要做X,你就会变得更加Y了",或者"做A,其他人会对你更B"。当然,如果这个食谱是正确的,做这些事也不一定就是错的,许多正规的心理治疗都提供了大量食谱知识。然而,当人们错误地认为,所有心理学研究的终极目标就是提供食谱知识时,问题就产生了。虽然很多心理学研究者确实致力于将基本的行为理论转化为可以应用的心理治疗法、保健行动方案或有效的工业组织模型,但心理学主要还是一门发现行为的普遍事实和理论的基础学科。在这里,我们看到心理学研究为何会被外界看为是很"怪"的另一个原因:基础理论的研究与应用研究有很大的差异,如果有一个人走到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询问一位研究者,我们在头痛时是应当服用两片还是3片阿司匹林,我们会觉得这个人很无聊。原因并不在于分子生物学与止痛药没有任何关系,将来对止痛药的研究可能会运用到这一领域的知识。这个人问的问题很无聊,是因为分子生物学家并不是那种开药方的人,他不能解答你是要吃两片还是3片阿司匹林的问题。研究者所关注的是有关生物物质在分子层面的基本数据二这些数据可能会为许多不同领域提供食谱知识,但发现基本数据和将这些数据转化为食谱知识的人不大可能是同一个人,转化为食谱知识的方法,也会与最初发现事实的方法有所不同。
由于自助读物导致公众相信多数心理学家是在追寻食谱知识,心理学家们实际所做的大量基础研究,看起来就有些"怪怪"的了。亨奇特(Hecht)曾让被试在一间黑暗的房间里注视着一个小红灯,到底与我们的现实世界有什么关系?是的,从表面上看来,确实没有一点儿关系。亨奇特是对人们的视觉系统如何适应黑暗的基本原理感兴趣,这些基本原理最终会转化成食谱知识,告诉人们如何处理一些特定的问题,例如因维生素缺乏而导致的夜盲症。然而,这一转化并不是由亨奇特本人来完成的,而且它要在几年之后才会到来。
因此,自助读物给公众对心理学的感知带来了两个不良的副作用。第一,这些读物里谈论的问题并不一定是当代心理学关注的焦点,它反而是反映了消费者想阅读的内容。心理学系的学生通常无法充分地意识到,出版是一个商业行为,市场的力量决定了什么样的读物应当搁在书店的书架上。然而,科学的关注并不是这样决定的。在所有的学科领域,尤其是在心理学,科学家们认为有生命力的念头与那些被商业包装起来的具有销售力的念头,完全是两码事。
第二,自助读物让心理学看起来完全是一种食谱知识。这是完全错误的,它忽略了心理学领域所进行的大量基础研究。
心理学和大众传媒
大多数心理学家本身已经意识到他们这一学科有公众形象问题,同时,这一事实也导致了一些不良后果。在这里,我们充分看到这一领域"祸不单行"的情况。许多心理学家非常关注要如何将他们的学科,在公众的脑海中与自助读物和伪科学划清界线这一问题。这种关注使许多心理学家小心翼翼,避免对人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肯定的解决办法,以免自己与那些自助读物作家或伪科学散播者"同流合污"。这种不愿承认自己在某一社会关切的问题上有专门知识的做法,已经变成各大学的研究生院训练心理学研究者的基本态度了。心理学研究已经是最具自我批评力度的学科之一。心理学杂志充斥着各式各样的论文针对各种研究方法的问题进行批评及警告,有些问题在前面几章中都有提到(例如,从相关关系推断到因果关系的陷阱,集中证据的原则,以及检验其他可能解释的重要性等等)。
这样一来,心理学向外界公布其研究结果时,所采取的保守做法,就根植于大多数心理学研究者的心中。心理学家也因此不愿意对外声称,他们对于目前人类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有任何决定性的答案。这样做,当然,往往是对的。人类行为的问题是错综复杂的,而且要研究起来并不容易。谨慎一点儿是好的。然而,当心理学与媒体打交道时,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这一保守做法产生了一些不幸的后果大众传媒的独特逻辑是,如果公众对一个特定的心理问题感兴趣,媒体就会去"制作"→个故事,而不管是不是真有→个故事可讲。当→位科学家告诉→位记者:"对不起,那是个复杂的问题,还没有相关的研究资料,所以我不想对此发表意见",这样的回答绝对阻止不了那位记者去别的地方,继续寻找答案,直到他/她找到了为止。他/她所找到的,通常是一位不那么保守的科学家(对心理学问题而言,、他/她通常只要找到一个能够被称得上是"权威"的人即可),这位人士就一定不会羞于下结论了(Murray,Scwartz,&Lichter.2001;Ruscio,2000)。
柯力、偌顿和卡维尔(Kelly.Rotton&Culver,1985)讨论了这一非常灾难性的"媒体逻辑"如何使"月亮效应"变成家喻户晓。所谓月亮效应,就是指相信月亮的盈亏会影响人类行为,特别是异常行为。柯力等人分析了37个不同研究的结果,发现不存在人类行为受月亮效应影响的证据。反而,他们发现"媒体效应"的影响很大,媒体效应就是指媒体能够指鹿为马,使人们相信一些根本不存在的现象。柯力等人不客气地挑明了我们刚才所讨论的媒体逻辑:报纸、电视节目和电台的脱口秀总是偏爱那些宣称满月能影响人的行为……,当记者打电话给我们,如果我们确认他们的想法..说"当满月时,街道上到处都是失去理智的人",他们自然会高兴得多。不幸的是,我们不能那样做。当一个科学家不能给他们一段能够让他们转化为煽情标题的言论时,他们总能找到一个可以提供他们所需言论的所谓"专家"(p.133)。
新闻学教授柯蒂斯·麦克道格尔(Curtis Mac Dougall)在他的著作《迷信和报业》(1983)中,给出另一个媒体逻辑的例子。有一位记者经常写通灵能力方面的故事,当问及他本人是否相信真有通灵能力这回事时,这位记者回答:"我没有必要要相信它。我所要的是两位有博士学位的人告诉我,事情是如何如何发生的,我就可以写一篇报道了。"(p.558)这个例子阐明了为什么在本书中,我们→再强调,经过严格同行评审的科学杂志里给出的信息,才是可靠的的原因。这类杂志是惟一能够为读者提供科学信息的地方。电视脱口秀没有对信息进行科学的评审,他们正是按麦克道格尔所说的逻辑行事:如果有人在说一件事,并且公众对这件事感兴趣,那就把上屏幕。测试、检验、真相、证据、逻辑、辩护、数据等等,这些与脱口秀没有任何关系,脱口秀只是提供某一时段的娱乐而已。要找科学信息的话,请去别的地方找吧。
媒体将科学传播给公众时的选择过程,是基于以下的逻辑:那些言辞谨慎的科学家很少会讲出什么值得重复的名言,从而引起公众的反响,只有那些大胆、愿意冒险的人才会成为公众人物。当然,这也不见得总是一件坏事。举个例子来说,已故天文学家和电视名人卡尔·萨根(CarlSagan)有时会比他那些保守的同事做出稍为大胆一些的推测(Poundstone,1999),但是他在普及天文学方面的巨大贡献元疑超越了他个人言论的一些不正确的瑕疵。
心理学的情形却完全不同。多数在媒介露脸的所谓心理学家,不是萨根类的人物,他们在自己的研究领域的同行眼里,绝对是没有任何地位的。心理学之所以如此不同,是一系列因素综合造成的。比起自然界的其他方面,人们更迫切地希望找到有关人类自身问题的答案。比起土星带的构成、宇宙是否可能真有黑洞,人们更想知道如何减肥,心理治疗是否有效,小别是否真的更胜新婚,如何提高小孩的学业成绩。这-解决自身问题的紧迫性,再加上人类问题的复杂性,致使要寻找它们的答案比较困难。这就让我们比较清楚地看到,为什么有责任心的心理学家会比其他科学家更不愿意在媒体上发言了。因此,在其他的学科领域,媒体的选择过程帮他们铲除的是那些保守的科学家,取而代之的是那些对下结论要求不是那么严谨的科学家。不幸的是,在心理学这个领域里,媒体的选择将所有的科学家都铲除出局了!
心理学家在面对媒体记者时,为维护科学尊严所把持的保守态度,往往制造了一个媒体空白,因为不确定的、有保留的说话是编造不出什么有趣的故事来的。不管合理不合理,这个空白不久就被填补起来了。许多自助大师和通灵骗子乘虚而人,并且在电视和电台的脱口秀节目里炒得非常红火,在公众的心目中这些伎俩逐渐与心理学联系起来了。简言之,保守主义的后果是适得其反。本来心理学家按照科学的谨慎原则向公众发表研究结果,现在这种保守主义的做法反而使得伪心理学在媒体大行其道,从而减少了公众和其他科学家对心理学的尊敬(见Pallak & Kilburg,1986)。美国心理学会会刊(Monitor)上的一篇文章(Azar,1998)统计了《纽约时报》在报道自然科学相关的文章时,引用科学参考文献的比率为51.4%,而在社会科学相关的报道中只有14.3%引用了科学参考文献。无独有偶的,心理学家鲍伯·切尔迪尼(Bob Cialdini)引述了一项研究,发现在报纸和新闻广播中,当讲到自然科学研究的作者时,有80%的时候会称他们为科学家,而对社会科学研究的作者,则只有20%的时候会被这样称呼(Cialdini,1997)。相反地,这些社会科学研究的作者,有80%的时候是被称为是作家或作者。这就大大削弱了社会科学研究的科学性。
有时,在报道有关心理学的话题时,媒体甚至懒得假装曾调查过→个报道的科学真实性,仅仅只是在嘴皮上说说要注意这一问题,就算过去了。我们来看看1994年6月20号《新闻周刊》上的一篇文章。在用了一条长栏宣传一种新的疗法之后,~新闻周刊》引述说,其他新闻杂志把这一"眼动去敏和再加工"治疗法称为是"奇迹",并写道:"不幸的是,对这一疗法的热烈反应,主要是建立在见证证据的基础上。(见第四章)支持者们还需通过科学的方法验证,来显示这种疗法确实比其他形式的治疗更具独特优点"(Cowley&Biddle,1994,p.70)。那么,你可能会问,既然还没有足够的科学证据证明这一疗法是有效的,那发表这篇报道的用意何在?为了要强调媒体问题给心理学造成多么坏的影响,我们只需要去看看这篇文章中所介绍这一疗法的信息来源即可。
《新闻周刊》可不是那些超市小报O你也许会洁问:将一个没有被验证过的疗法发表在一个全国性的周刊上,这背后到底可能隐藏着什么样的目的呢?这本周刊将会被成千上万的人读到,他们之中有许多人可能正在拼命地寻找可以治愈各种不同疾病的治疗方法。
在这篇文章发表两年后,心理学家史考特·利利恩费德(ScottLiIienfeld)评估了有关这→疗法的疗效证据,发现大多数的支持证据是来自那些未受控制的个案报告(见第四章)。设有控制组的实验研究则表明没有任何证据显示这个疗法是有效的(Lilienfeld,1996)。心理学和其他学科当然,心理学并没垄断对人类行为的研究。许多其他的相关学科,采用不同的技术和理论视角,也对心理学有所贡献。许多关于行为的问题都要求采用交叉学科的方法来研究。然而,在这样做的同时,大多数心理学家必须要接受一个非常残酷的事实,那就是,当这种学科整合的成果发表时,心理学家的贡献往往会被其他学科所掩盖。
关于心理学家的贡献被忽略、减小,或者吞占的例子不胜枚举。例如,第一个有关电视暴力对儿童行为影响的研究,是由美国外科医生总署主持的,研究结果发现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之后由美国医疗联会通过→项决议,来重新确认该项研究结果,并且去广为宣传。当然,这一点儿也不令人惊奇,医学单位主持的研究由医学组织来接受认可。但是这一举措在元意间所造成的一个后果是,媒体不断地将电视暴力的研究成果与美国医疗联会联系在一起,使公众误以为这个研究都是由医学专业人士做的。事实上,绝大多数有关电视暴力对儿童行为影响的研究都是由心理学家完成的。
心理学家的工作经常被划人其他学科的另一个原因是,随着时间的变迁,心理学家一词的含义已经变得含混模糊了。许多心理学研究者通常会在自己的称谓上把自己的研究专长添加上去,例如生理心理学家、认知心理学家、工业心理学家或者神经心理学家。还有→些人甚至用一些称谓是跟心理学毫无关系的,例如神经科学家、认知科学家、社会生物学家、人工智能专家和行为研究者等。所有的这些举动,再加上媒体认为"心理学不是一门科学"的偏见,都导致了心理学家的成就被误划入其他学科:生理心理学家的成果被划人生物学,认知心理学家的被归人计算机科学,工业心理学家的被归人工程学和商学等等。可悲的是,就连有→位杰出的心理学研究者,卡尼曼,获得了诺贝尔奖,心理学的贡献也不会被人注意到,因为他获得的是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诺贝尔的奖项中没有设心理学这一项,这也充分说明心理学的贡献不为人所认可(MacCoun,2002)。
埃莫瑞大学耶克斯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的负责人,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金(FrederickKing)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故事。金在羊角疯问题的神经和行为研究方面经验丰富,有一天当他花了大量时间向一位记者解释,动物模型对人类神经失调研究的重要性后,这位记者问道:"你怎么会知道这么多关于羊角疯的数据的?你不是一个心理学家吗?"(King,1993)。在20世纪70年代末,法院判决了几起有关标准测验的诉讼案。其中的一起,是帕西起诉汉农的案子,涉及智力测验中的文化偏见问题。审理该案的法官认为能够帮助他裁定的惟一方法是,自己亲自检查每一道测题,并且根据自己的直觉判断来决定这些测题是否真的有文化偏见。他对自己能做出正确判决的能力深信不疑,并对测验的每个问题写下自己个人的看法(Berso日,1981;1982)。这位法官断定,在这些标准测验中,有一组测验中有8个题目,而另一组有一个题目可能是带有偏见的。这个法官没有意识到,像这样的问实可以通过科学的验证方法来解答。个人意见不仅与真相无关,甚至可能是极具误导性的。决定这些标准测验题目是否带有偏见,涉及复杂的统计程序和大量的数据收集。心理学家在为这些评估工作,进行必要的数据收集及发展相应的统计技术等方面都做出很大贡献。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对这一问题所做的实际实验研究结果发现,普通人对于这些题目具有文化偏见的直觉判断通常都是错误的。许多被认为是没有偏见的题目实际上却含有不同的种族和社会文化歧视,而许多在表面上看来是不公正的题目统计结果却没有显示出有偏见(Sandoval&Miille,1980)。举个例子来说,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在加拿大受到批评,因为其中某一分量表("信息"分量表)的一些测题看起来好像偏袒美国公民,让他们得分会比较高。例如,其中有→个题目要求被试写出1950年之后美国4位总统的名字。于是,当这个测验在被搬到加拿大来实施时,这一题目就被"加拿大化"为"1900年之后加拿大4位总理的名字"。然而,就算在这样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常识性"的改变上,也产生了一个小问题:加拿大公民在"总统版本"的智力测验得分,反而要比在"总理版本"的得分要高。
我们是自己最坏的敌人
为了避免看起来好像在心理学的形象问题上,我们只会责怪别人,现在是我们来检讨心理学家自己的时候了。试图把真正的心理学向公众介绍的正规心理学家往往得不到什么好的回报。然而,美国心理学会(APA)和美国心理协会(APS)现在都比以前更加努力在促进与公众的沟通,美国心理协会还为了这一目的开办了一个新的期刊:公众利益下的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心理学需要在这一方面再加把劲。不然,将来如果公众还对这一学科心存误解时,我们就只能说我们是自作自受了。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罗纳德·福克斯(RonaldFox)在最近的致辞中提到了心理学的一些沟通问题以及我们自己是如何导致这些问题的产生:一些经常在大众传媒上露脸的执业者,他们的做法是不专业的,不道德的,并且会让他的同行蒙羞的……我们的学科对那些不负责任的、令人发指的公开欺骗,缺乏有效的对策……在今日的世界里,公众经常被媒体喂食一些骗子的观点和意见(在最近的一个电视脱口秀节目里,有一个心理学家声称他已经帮助许多病人回忆起上一世所受的精神创伤),而把那些明智执业者的观点和意见弃之不用(Fox,1996,pp.779-780)。最后,心理学内部也存在部分反科学的态度(Coan,1997; Watters&Ofshe,1999)。例如,在一些心理治疗的圈子里,他们一直都拒绝对自己所用的疗法进行科学的评估。专栏作家和心理治疗医师查尔斯·柯瓦斯阿默(Charles Krauthammer)写了→篇文章,论述了这种态度对心理治疗的诚信度所造成的严重损害( Krauthammer,1985 )。
第一,由于没有机制把那些无效的疗法排除掉,造成各种疗法泛滥成灾。这种泛滥不仅使消费者的权益受到损害,而且还造成这一领域的混乱:"心理治疗已经进入混乱的状态,因为……它容许太少的流派消亡,它无法在内部实现有效的淘汰,心理治疗正在鱼龙混杂中走向死亡。"柯瓦斯阿默在这里所悲叹的是,不能遵循证伪原则已经妨碍了这一领域的科学进步。
第二,柯瓦斯阿默又指出了心理治疗这个圈子的一个内在矛盾,一方面,他们认为心理治疗更像一门艺术,而不是科学,因此反对采用科学的方法来评估它,另一方面,他们仍然非常关注政府和健康保险公司会不会让接受他们服务的消费者报销。柯瓦斯阿默揭示了这两种态度的内在矛盾:"只要心理治疗业拒绝为他们的工作提供科学证据,他们就会陷人经济困境。毕竟,如果心理治疗真的是一门艺术的话,他们应当由国家人文基金提供资助,而不是医疗机构。"与这种观点相呼应的是,霍华德(Howard)等人(Kopta、Lueger、Saunders&Howard,1999)在他们对心理治疗效果研究的评估中写道:"某种特定疗法的效果必须通过实征方法来检验其有效性,才算是有足够的理由去取得向保险公司和有管理的护理公司,以及那些需要承担责任的政府机构报销他们服务的资格"(p.442)。
著名的心理治疗执业者道·彼得森(DonPeterson)也同意柯瓦斯阿默的警告。他直率地反对许多执业者所持的观点,认为"实征证据总是负面的,但我的经验告诉我,不是这样的,因此我拒绝改变我的疗法"(Peterson,1995,p.977),他说这些人"不会从我这里得到任何同情"(p.977)。简而言之,彼得森认为心理治疗执业者必须对科学证据做出回应,否则这整个行业就会被公众看作是一个"不负责任的"行业(p.977),从而丧失了社会的支持。
在本书的早期版本中,并没有特别强调,心理学家内部的不专业行为和反科学态度,在很大的程度上导致了这个学科的公众形象问题。因此有些读者意见很大,认为我是太容易地放过了心理学家们自己的过失。在这一版中,我特别加强了对我们这个学科的自我批评,以求平衡我在这一方面的论述。好在,道斯在1994年出版了《纸牌搭成的屋子:建构在虚幻上的心理学和心理治疗》一书,它对我完成这一平衡任务的帮助很大。如果你不相信心理学家自己是造成这个领域困境的重要原因,那你就需要好好地读一下这本书。在这本需要很大勇气才能写成的书里,道斯毫无保留地自曝家丑,并主张在专事研究人类问题的心理学里,采取科学态度对整个社会有很大的实用价值(虽然它的这一潜力至今几乎尚未开始开发)。例如,道斯写道:"现在确实有一门真正的心理科学,这门科学是在许多人多年来为之做了大量工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是,这门科学目前正因为→些执业者的不专业行为,而逐渐受到忽视、贬低、和反对。这些执业者只是在嘴皮上认同这门学科而已"(p.vii)。
道斯(还有许多其他人,见Dineen,1996; Lilienfeld,1998; Lilienfeld等,2000; Mook,2001; Watters&Ofshe,1999)所反对的是,这个领域越来越关注所谓的"同业公会"的问题,而非科学研究的问题。行业公会比较关心的是像发放营业执照之类的问题。我们可以从这一学科最古老的专业组织——美国心理学会的各种活动中看出这一端倪。从理论上说,实施营业执照制,为的是要保护通过特殊正规心理学训练所培养出来的专才。但是这个领域现在似乎忘记了它的特殊性在哪里。请你回想一下,我们在本书→开头所作的讨论,心理学领域的独特性在于,它将科学研究的工具用于研究人类的行为上。也就是说,心理学研究并不认可那些运用直觉去"解读"人的手段。确实,有大量的研究文献在支持这一点。请再回想一下,上一章关于精算预测和临床预测的讨论。对这个问题,40多年来的研究一致表明,在预测几乎任何与心理学相关的事件结果时,相关变量的量化分析总比那些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预测得更准(Dawesetal., 1989;Faustetal.,1988; Goldberg,1959,1968,1991; Meehl,1954; Sawyer,1966)。
·一个临床心理学家的多年工作经验竟然与疗效没有相关。
而且,即使是在研究心理治疗的真正(不是预测)疗效这一领域,证据也表明,不管是那些经过培训取得营业执照的心理学家,还是那些拥有多年丰富经验的临床心理学家都不能取得比较好的疗效。许多人对这个问题做了研究之后发现,非心理学专业的执业者(如社会工作专业人士)所取得的疗效与那些取得心理学营业执照的临床心理学家是一样的(Landman & Dawes,1982; Smithetal.,1980)。事实上,即使那些没有经过任何资历的助理心理专业人士所取得的疗效,也与那些临床心理学家不分伯仲(Berman & Norton,1985; Christensen & Jacobson,1994)。最后,也没有证据表明,心理治疗的临床经验会提升疗效。一个临床心理学家的多年工作经验竟然与疗效没有相关(Christensen & Jacohson,1994; Landman&Dawes,1982; Smithetal.,1980)。
如果心理学这一领域真的想要遵循依靠实征证据来引导行动之原则的话,那么它早就应该将这些研究结果公诸于世,藉以帮助美国去寻找更便宜的方法来保证全民的心理健康。正如道斯(1994)所言:这些结果对心理健康领域的政府公共政策有很大的影响。我们不应该浪费资源与钱财,去支持那些收取了高价却不能提供更有效服务的人(比起那些根本没有经过职业训练的人而言),他们的判断和预测实际上要比用那些依据轻而易得的变量数据所推出的、最简单的统计结论还要糟糕。我们应当正视,心理治疗的疗效是与职业训练或发放执照无关,这一研究发现。我们也应当正视,在精心地进行过标准化的测验上所测得的过去行为及表现的分数才是对未来行为的最佳预测,而不是墨迹测试或由访谈中取得的印象。结论是,为了减轻病人的心理痛苦与折磨,我们应该更多地依靠那些听起来还算科学的、以社区为本的心理健康项目,或依靠助理专业人员的帮助,因为这些人能够让这些病人少花些冤枉钱(p.5)。
心理学领域不但没有顺应这一建议,相反地,他们还为发放营业执照及只准有营业执照的人执业这一行规辩护,声称这样做是为了维护心理学的科学地位,然后再反过来用执照来掩盖执业者内部的不科学行为。例如,一个受过良好训练的心理学家应当知道,我们有把握对总体的行为做出预测,但是在预测具体个人的行为时,就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见第十章和第十一章),因此即使是最有能力的心理学家,也不应该在没有强调这点的情况下,去做任何个人预测。正如道斯(1994)所提到的:
一个心理健康专家自信地预测某一个人将来可能会出现的行为(例如,会有暴力行为)时,已经肯定了他不是一个好的专家,因为有研究证实,不论是一个心理健康专家,或者其他什么人,都不可能有充分的证据来支持他做出那么自信的陈述。(专业人士经常声称他们的专业角色"要求"他们做出这样自信的判断,而不管他们是否真的有那么大的把握。这个辩解是不对的,他们不是被"要求"这样做,是他们"自愿"这样做的o)(p.vii)。总之,美国心理学会曾经助长了心理治疗领域的这股不正之风。这股风气让人觉得,心理学家能够通过训练,而得到对个体的行为进行"直觉式"洞察的能力O然而,研究证据并不支持这一观点。当被人质疑执照制度是否只是用来包庇这一个行业的低能者时,该组织就把它的科学资历作为令箭。(一位心理学会主席这样回应社会人士对心理学做出的攻击:"我们是以科学为基础的,这就是我们与社会工作者、咨询师和吉普赛卡卦者不同的地方";道斯,1994,p.21)。
但是,这一领域用来维护其科学地位的方法却正好揭示了他们的一个错误的观念,认为有执照的心理学家是那些具有独特的"临床洞察力"的从业者。道斯的书中揭露了部分美国心理学会成员玩弄狡猾的两面派手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1980年代美国心理协会(APS)的成立。这一学会的成员是由那些对美国心理学会那种只关注蓝十字保险公司是否可以报销心理服务费,而不重视科学的做法感到厌倦的心理学家所组成。史特·利连恩费德( ScottLi1ienfield )是一位因为其事业早期对临床心理学所做的贡献,而获得大卫·沙科夫(David Shakow)奖的学者。他曾在颁奖典礼上不断重申以上所述的论点,并警告:"在临床心理学这一领域,我们似乎对处理伪科学这一问题完全没有兴趣,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吃惊的现象,因为这个问题的火苗已经烧到我们的后院了"(Lilienfeld,1998,p.3)。他还列出了20世纪90年代在临床心理学领域泛滥成灾的几种伪科学,包括:
1.用于治疗创伤的那些未经检验的奇特疗法;
2.已经被证实是无效的、对自闭症的一些疗法,例如辅助沟通术(见第六幸);
3.继续使用一些未被充分检验的心理评估工具,例如各种投射测验;
4.各种利用潜意识来做自我治疗的录音带;5.使用高度暗示性的治疗技巧来诱导出病人儿时受虐的记忆。
利连恩费德曾引用了著名临床研究者保罗·米赫(Paul Meehl)的话,"如果我们不对这一行业进行清洗整顿,不作我们学生执着科学思考的榜样,外行人很快就会取代了我们"(Meehl,1993,p.728;也见Mahrer,2000)。在同一篇文章中,米赫警告我们,如果临床心理学不采取一个完全科学的立场,那么这些从业者也只不过是收人丰厚的算命先生而已。米赫提到了这样一种趋势(在十一章中已经讨论过),临床执业者往往让人感觉,他们对人类的行为有"特殊"的知识。然而,实征证据却无法支持这一点。临床心理学家应当更注重知识的实征检验,米赫(1993)进→步警告说,"那些自以为拿了博士学位,就能使自己免于抽样、感知、记录、记忆、回忆和推论上错误的人,是非常荒唐和自大的"(p.728)。
心理学家约翰·帕瑞斯(JohnPerez)认为,道斯、利连恩费德和米赫所提出的观点可以整合为一个结论,那就是,临床心理学家的自救运动,应当转向谋取病人的支持,而不是那些想怎么治疗就怎么治疗的执业者。正如帕瑞斯(Perez,1999)所言,"我们必须决定,我们是否想制造一个执业者想干嘛就干嘛的宽松环境,甚至牺牲科学证据把关;还是选择去保护病人的权益,以给他们最有效的治疗"(p.205-206)。
然而,心理学领域依然被那些挂出招牌自称为心理学家,却不能坚持遵循这个学科的纪律、暗地里在进行伪科学句当的人所践踏。当→个领域无法自律并不能排除不科学的做法时,它就不再值得同情了。例如,多伦多的国家邮报曾报道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位心理治疗医师佩里(Perry)用占星术表格来治疗抑郁症的故事,这种占星术显然是十分荒唐的(人们可以通过电话向其咨询,而咨询费为150元/小时)。故事的作者告诉我们,"心理学界可能很想清除像佩里之类的人,但是可能不太容易。佩里有临床心理学的博士学位,他的许多占星术心理学的训练都是基于荣格的研究,这个人到今天仍在大学里任教。"搞了半天,佩里原来是一个有营业执照的心理治疗师,这个执照是由加利福尼亚州州政府所成立的一个行为科学审查委员会所颁发的,他本人还是加州婚姻与家庭治疗师协会的成员(Milstone,2000)。
不过,事情看似有慢慢好转的迹象。在2002年一本新的杂志诞生了,它就是"对心理健康实践的科学评述"(Lilienfeld,2002)。这本杂志致力于将那些科学的治疗方法与那些伪科学的治疗区别开来,它已经得到科学心理治疗实践委员会的认可。更令人振奋的是,至少有一些心理学组织已经痛下决心来整顿临床实践,以及消除在实践过程中,所存有的那种"做什么都行"的态度。利连恩费德和洛哈(Lilienfield&Lohr, 2000)报告了亚利桑那州心理学资格审查委员会吊销→位心理学家之执照的事件。这个心理学家试图采用伪科学的治疗方法来治疗恐惧症,这种方法是按照预定的顺序轻拍患者身体的各个部位。不必说,这种方法未经控制研究来证实其有效性,亚利桑那州这一委员会命令这位治疗师停止使用这种方法,并且给他"带职查看"的处罚——一个心理学组织为整顿其内部,而严格禁止其成员使用伪科学方法,这一事例在心理学界还是非常罕见的简言之,心理学具有像吉柯(Jekyll)和海德(Hyde)那样的阴阳双重人格。极端严密的科学实验与伪科学和反科学的态度并列而存。这一双重人格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关于"记忆恢复一记忆错误"的争论中表现得淋漓尽致(Garryetal.,1999; Loftus,1997; Loftus&Guyer,2002; Loftus&Ketcham,1994; Pezdek&Banks,1996; Pezdek&Hodge,1999; Shermer,1997)。许多病人报告说,他们记起了几十年前,当他们还是小孩的时候,曾经受虐待的片段。这些片段过去→直被遗忘了,但是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干预能够重新被唤醒出来O很明显地,这些记忆中,有一部分是由治疗本身所引发的(CampbeIl,1998;Loftus&Guyer,2002;Piper,1998)。有些人认为这种记忆是绝对不可信,另外有些人则认为它是可信的。在这个由富有争议的社会虐童问题所制造出的,充满情绪性的氛围下,心理学家们提供了一些比较理性、平衡的观点,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些客观的科学证据(Bremner, Shobe & Kihlstrom,2000; Clancy, Schacter, McNally,&Pitman,2000; Pezdek&Banks,1996)。在这里,我们充分地看到心理学的双重人格。在经由治疗干预所引发的错误记忆,甚至"记忆恢复"这一现象的案例中,有一些是由于某些不合格的、对科学无知的治疗师所造成的,而这些治疗师都是临床心理学家(Pezdek&Banks,1996)。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尽管我们目前对这场争论的结论还不是很全面、很确定,但是很多有关这方面的研究都是另一些d心理学家通过艰辛的努力得出来的成果,而这些心理学家是用实征的方法来研究与"记忆恢复"相关的现象(Pezdek & Banks,1996)。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心理学制造了一个问题,但同时也在解决这个问题!真是中了"解铃还需系铃人"这句话。
我希望在这一小节的阐述,能够帮我洗清"为心理学家脱罪"的恶名。在本章的开头,我引用了丹杰费尔德的口头禅来做例子,可能令人感觉,我是在维护心理学家,把心理学的形象问题都归罪于他人。心理学家道格拉斯·默克(DouglasMook)在他的一本关于研究方法的书中提到了,我用丹杰费尔德的玩笑,并且评论道:"确实,通常心理学得不到应有的尊敬,但是,有时为了某些错误的原因,它所得到的尊敬,又完全不是"当之无愧"的"(Mook,2001,p.473)。我完全同意这一感受。默克是对的,心理学的学生应当知道这个学科所面临的矛盾困境。就像本书中所表述的那样,作为一门研究人类行为的科学,心理学通常没有得到太多的尊敬。但是,心理学通常传递给公众的形象却是:一位临床心理学家宣称其有独特的、洞察人的能力,而这种洞察能力是不能建立在研究证据的基础上。这时,心理学却又得到了它不应该得的、过多的尊敬。这个学科的知识,通常是由那些不尊重心理学的独特之处的人来传递给公众的。这一独特的特征就是,采取科学的方法来验证关于人类行为的各种解释及说法。
每个人不都是一个心理学家吗?
行为的内隐理论
我们每个人都有关于人类行为的一些想法或理论。如果没有这些想法或理论,很难想像我们怎么能活下去。从这一意义上讲,我们都是心理学家,不过是-个个体心理学家。区分出由这种个体心理学和由科学心理学研究所总结出来的知识是十分重要的。这种区别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在许多大众读物里,这两者的区别经常是故意地被弄模糊了。让我们看看这是怎么一回事。
我们的个体心理学知识与那些对行为进行科学研究所获得的知识相比,有哪些区别呢?前面已经讨论过一些。我们的个体心理学知识多数是"食谱知识"。我们做某件事,是因为我们认为它会或想要它导致其他人做出某一些相应的行为,或是因为我们相信这些事会帮助我们实现某些目标。这些都是所谓的食谱知识。但是,个体心理学和科学心理学(也包括一些食谱知识)的区分并不在于有或没有食谱知识而已。心理治疗,在不同程度上,是在提供关于个人和环境的食谱知识,人们可以用之来解决个人的问题或让生活过得更美好一些。其实,这两者最主要的区别是,科学心理学总是力图通过实征检验来验证食谱知识的有效性。
科学评估具有系统性和可控制性,这些特性是个人评估程序所不可能具备的,因此是有缺陷的。事实上,心理学对于决策选择的研究表明,当人类行为发生的情境与他们原有的信念背道而驰时,就很难在其中觉察到任何其他相关关系(见Baron,2000),我们只看到我们想看到的东西。虽然心理学家已经找到出现这种现象的许多原因(Kunda,1999; Lassiter,Geers,Munhall,Ploutz-Snyder,&Breitenbecher,2002; Stanovich,1999,出版中),但是它们并不是本文现在关注的重点,故不在此多谈。如果我们只看到我们想看到的东西,那么,即使我们想在个别人的基础上评估个体食谱知识,那些先入为主的偏见,也会使我们变成一个不称职的行为观察者,从而使我们的评估工作更加困难。科学方法的发明正是要避开这些单一个别的观察者的偏见。结果是,通过科学心理学产生的食谱知识可能会更精确,因为比起个体食谱知识,它们经过更加严格的检验程序。
就像本章前面所讨论的那样,个体心理学和科学心理学之间的差别不仅仅只是在于对食谱知识的检验。科学总是把目标定在→个更高的点上,要在自然世界中找到比食谱知识更多的东西。科学家们想要在食谱知识下面寻求那些更为通用、更为基本的原理。但许多其他人则对人类行为的探究仅限于食谱知识。事实上,对人类行为的根本原因进行深人研究这一想法,已经让一些人感到害怕了,他们想法总是避开这种知识。
当然,也有些人的个体心理学与科学心理学有相似之处,也积极寻找更基本的心理学原理和理论。但是,这些人的个体理论在许多重要方面与科学理论还是不相同。我们曾经提到过,这是因为这些个体理论是无法证伪的。许多人的个体心理学知识并没有周密及合理的结构,常常只是由一堆适用于当时情境的流行语及时髦话题所堆砌而成,有时这些话还会自相矛盾。它们向人们保证,怎么样都是可以找到→个合理的解释的,而且那些能够推翻这一解释,从而会彻底动摇人们信念的那些反证都是不可能发生的。久之,这堆陈腔滥调就会被元限延伸到可以解释任何发生的事情上了。正如第二章内容中所讨论的,尽管这些理论很具有抚慰人的功能,但是这一类的理论就只能带来心慰,再没有别的了。由于它们只是在事情发生后对之所提出的解释,因此对将来要发生的事情没有任何的预测能力。由于它们不能预测未来,也就没有告诉我们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心理学科的理论必须符合可证伪的标准,这就是心理科学与许多外行人的个体心理学的不同之处。心理学理论能够被证明是错误的,这样知识才能不断增长和更新。
有一些个体理论,不仅只是一堆不可以证伪的陈腔滥调,他们确实隐藏着一套心理学理论,而且是以一个比较周密而合理的结构组织起来的,同时它们也是有可能被证伪的。然而,像这样一类的个体心理学理论仍然存在着与个体食谱知识一样的一些困难。虽然它们组织周密合理并且有被证伪的可能性,但是它们仍然会遇到评估实征数据的困难,而这些评估有可能会导致对理论的进一步修改,是科学研究中重要的一步。一个个体的观察,并不是采用科学方法的操纵及控制方式来建构的。它们会受制于个人带有的偏见,并且是以一种断断续续的方式取得的,因此可能导致在评估时犯概率推理方面的错误(见第十章)。在第六章中看到,尽管人们对移动物体有一年复一年的个人体验,他们有关自然世界中运动的直觉理论,通常都是大错特错的。在变化性更大的人类行为领域,个体理论是错了的可能性就会更大了。
抵制科学心理学的来源
如前所述,千万不要把个体心理学理论和科学心理学的知识混为-谈。这种提淆有时是蓄意制造出来的,目的是要暗中削弱心理学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如果"每个人都是心理学家"是指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内隐理论的话,那么这句话是不错的。但是它常常被隐晦地歪曲成,心理学不是一门科学。
第一章中已讨论过,为什么建立→个科学心理学的想法会威胁到某些人。行为科学知识的不断累积,将会改变那些提供心理信息数据来源的个体、群体和组织的本质,从而发现新的心理及行为的规律。很自然地,对那些一直以来以解释及评论人类心理和行为为生的人来说,这些新研究发现必将会令他们丧失他们的权威,因此他们势必要抵制科学心理学,以确保其权威不会受到威胁。在本书的第一章中曾提到过,科学的进步会不断地剥夺那些权威人士的地位。行星的运行、物质的本质、疾病的来源过去曾经是神学家、哲学家和通才作家的领域(现在,天文学、物理学、医学、遗传学和其他学科逐渐把这些领域给拿走,放在科学家的研究范围之内。
许多宗教都已经逐渐发展到不再敢声称,它们对宇宙结构有专门的知识。除了一些局部性的争议之外,例如对创世说的争论,科学与宗教之间产生巨型大战已经成为历史,因为他们已经各有各职了。科学家们发现自然世界的结构,而许多宗教则对在应用这些发现时可能带来的影响提出评论。宗教已经再也没有与科学家们一争短长的权利了,因为他们已经没有能力再对科学的发现到底是代表什么意义这一点指手划脚了。对自然世界的裁定权,无疑已经掌握在科学家手中了。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信念评估的标准已经在改变了。很少有新闻报纸会刊登有关土星带构成的、非常有立场的社论文章。为什么呢?并没有什么审查在阻止这类社论的发表呀!很明显的,原因是写这类社论根本没有用。因为公众相信,在这一方面的知识有发言权的是科学家,而不是社论撰写家。仅只是100年前,报纸与那些教坛上的牧师曾对动物世界的物种起源学说大肆抨击。现在,这类评论在很大程度上都消失了。科学已经把任何理性思考者会去相信这些人之评论的客观条件给彻底地摧毁了。心理学则是给自然世界中的另一个巨大领域(人类行为),带来破坏这些条件的威胁。100年后,标题为"早期儿童成长,是遗传还是环境的影响?"的新闻报道可能昕起来会很愚蠢、过时,就像我们现在昕到大主教雅舍尔声称世界是在公元前4004年形成的时的那种感觉。
有些人发现在面对心理学时,很难接受有一天它会到达像前面所述天文学(土星带结构)那样的地步。他们顽固地坚持他们有权利,对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评头论足,并发表他们自己对人类行为的个人看法,即使是他们的意见是与事实相冲突的情况下,也不肯罢休。当然,在这里我们不是讨论权利的问题,因为在一个自由的社会里,每个人都有发言权,不管他/她所说的是否正确。重要的是要意识到,许多人想要的不仅仅只是发表有关人类行为之意见的权利,他们真正想要的是,人们相信他们说的话的必要条件。当他们谈论一些人类心理学问题时,他们希望周围的环境有利于人们接受他们的想法。这就是为什么认为心理学是"做什么都行"的说法会有大量支持者的原因,所谓"做什么都行",就是暗含心理学的说法是不能由实征方法来决定对错的,它只是一个视角不同的问题。科学对于这种"→切看情境而定"的观点是一种威胁,因为它有一系列严格的标准和程序,用以确定哪些说法是可信的。总之,在科学面前,各种观点、想法都是平等的,都必须经过并通过检验。这种将错误理论排除的能力推动了科学不断地前进。
简言之,许多对科学心理学的抵制来自利益上的冲突。在前面几章中巳讨论过,许多伪科学已经发展成为数以百万美元计的产业,它们利用了公众没有意识到行为也可以用实征方证来检验的这一事实。(在美国市场上,占星算命先生的数量是天文学家的20倍;见Gilovich,1991,p.2)公众也没有察觉支撑这些产业的那些技术及治疗方法,如星相预测、潜意识减肥、生物规律、苦杏仁昔(laetrile,一种抗肿瘤药)、通灵手术,都已被实征检验过,并被证实是无效的。美国众议会下面的一个委员会曾估计过,人们每年大约花100亿美金在这些骗人的治疗止,这与花在正规的医疗研究上的经费相比那真是大巫见小巫了(Eisenbergetal.,1993;美国国会,1984)。
许多伪科学和虚假疗法的散播者就是在心理学领域这种"做什么都行"的氛围中滋长起来的。它提供了一个利用公众无知的良好环境,因为如果"做什么都行",公众的消费者权益就得不到保障了。正如律师彼特·晗勃(Peter Huber)所言,"在科学的边缘和科学之外……形形色色相信顺势疗法药物(homeopathic medicine)、水晶和金字塔之疗效的人……必须诽谤正规的科学,借以为他们的异端邪说提供立足之地"(Huber,1990,p.97)。那些兜售伪科学的人总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刻意地去掩盖,事实上确实是有一套科学机制可以用于检验行为理论,这一事实。吉瑟林(1989)警告说,"这里的道理其实很简单,人们试图推销他们的观点,而那些真正能评估那些观点之好坏的人,不是那些购买他们的产品的人"(p.139)。
在行为理论和治疗这→领域,心理学家就是那些知道如何来评估产品的人。这就是为什么伪心理学产业极力反对科学,心理学有对行为理论进行评估的权威地位。然而,伪科学的散播者通常不需要与心理学家展开正面的斗争。他们采用迂回进攻的战略,他们直接走向媒体,直接向公众推销他们的理论或疗法。大众传媒给那些想要绕过科学心理学的狂徒、骗子和伪科学提供了一个方便。→大堆的电视脱口秀节目在20世纪90年代应运而生,在这些节目里,嘉宾并没有被要求提供他们言论之科学证据及其参考文献。只要这些嘉宾能"吸引人看",他们就可以上电视了。
民间常识通常包括许多妄想:人们力图相信世界正在朝着他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而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为此,科学家们经常必须做那些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去告诉公众,这个世界并不是像他们所想像的那样("快餐对你的健康没有好处")。媒体本来可以帮助科学家来完成这一艰难的工作(告诉人们真相,而不是迎合他们的期望),然而,它们却把重心放在"娱乐"而不是"事实"的供给上,从而把事情搞得更糟糕(Postman,1985,1999; Postman&Powers,1992)。科学确实把那些不符合最低检验标准的、自称为是特别知识的理论及疗法清除出局。在本书里,曾经很简短的探讨过,在科学领域中,充分检验是什么意思,不充分的检验又是什么意思。内省、个人经验和见证叙述都被认为是不充分的检验。那些运用此类证据,以支持其观点的人,经常是非心理学界的评论家,就会对此产生不满,因为他们早在当代心理学还未诞生前,就已经在使用这些不充分的证据了,并没有什么不妥。
请不要以为我想让科学心理学承担一个阴沉严肃、让人扫兴的角色。恰恰相反,科学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其实要比起那些整天在媒体上叽叽喳喳、反反复复的伪科学言论要有趣和精彩得多。同时,也不应该认为科学家是反对幻想、想像及欲念的一一但它们必须在适当的情境下出现。米德瓦(1990)认为:我坚信人们在适当的情境下可以随心所欲地夸夸其谈。我相信多数人在心理上需要像保罗·詹宁斯(PaulJennings)所说的那样有"Bunkrapt"(在床上冥想或幻想)0(你也许还记得詹宁斯在打字时,连"Bankrupt""破产"都打成了.326.与"众"不同的心理学"Bunkrapt")任何人都需要幻想,我喜欢在听维格纳的歌剧或者读托柯金的小说时幻想。但是,可不能将这个习惯带到科学里面(p.5)。
如果我们停下来,思考一分钟,大多数人都会赞同米德瓦的观点。我们进人歌剧院或电影院时,经常会陷人奇思妙想,但这种情形却不太可能发生在我们去看病、买保险、到托儿所给孩子们注册、坐飞机,或者修理汽车的时候。这种情形也不太可能发生在我们进行心理治疗,或请教育心理学家去测试自己学习不佳的孩子,或是把自己的朋友带到大学心理诊所进行自杀干预的时候。心理学在追求真相的过程中,必须像其他学科一样,把那些毫无依据的胡思乱想、"常识"、商业广告卖点、宗教意见、见证和妄想都清除出去。
一门科学必须告诉人们,他们的想法和意见是有用的,但不是在这里!这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心理学最近正是面临这样一个困境。这与心理学产生的历史时期是有关的。大多数学科成熟于精英控制社会结构的年代,在那个时代,普通人的意见没有影响力。而心理学则产生于一个民主的传媒时代,忽视公众意见十分危险。许多心理学家正在努力改善心理学与公众在沟通方面非常糟糕的记录。当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时,势必会增加与那帮将个人心理学和科学心理学混为→谈的人冲突。
虽然每个人都有一套直觉的物理理论,但不是每个人都是物理学家。如果我们放弃让这些霸占了科学物理学的个人物理理论,就是为物理世界的真正科学研究做了一件好事,而这门学科的成果最终反过来会为我们所有人做好事,因为科学是属于大众的。同样地,不是人人都是心理学家,但心理科学所发现的事实和理论随时都可以拿来应用,并丰富我们对所有人的理解。
结束语
现在已经到了整本书的尾声。本书对如何正视心理学只提供了一个素描,但它可以对你理解心理学这门学科是如何运作的,以及评估新的心理学理论,有很大的帮助。我们的素描勾勒出以下几个线条:
1.心理学的进展是通过研究可解决的实征问题来取得的。心理学是由许多不同的于领域构成,某些领域的问题要比其他领域更困难,因此心理学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2.心理学家提出可证伪的理论来解释他们的研究发现。
3.理论中的概念是用可操作的程序来定义的,这些定义将随着证据的积累而逐渐变化。
4.这些理论是通过系统实征的方法来检验的,用这种方法收集来的数据是公开的,也就是说,它九许其他科学家重复这些实验并提出批评。
5.心理学家的数据和理论,只有在那些经过同行坪审程序的科学杂志上发表之后,才算是进入科学领域。
6.实征主义之所以具有系统性,是因为它符合真正实验研究的两个特点-→-遵循控制和操纵的逻辑。
7.心理学家采用许多不同的方法来取得他们的结论,这些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各有不同
8.在许多情况下,只有经过许多实验资料的缓慢积累才能得出结论。
9.最终发现的行为规律可以说总是一种概率关系。
1961年,英国心理学家博德本特说过一段话,这段话到现在仍然与在当时一样的切题。对我们来说,它可以当作是教我们如何正视心理学的一个精辟总结:
我们在此带着一份质疑告终,我们不确定将来的心理学家会持有些什么信念。事情本来就该如此。没有人可以坐在高背椅里就能够抓住事实的本质。在做新的实验之前,我们理所当然不知道结果会是怎么样的。不需要那些经常在讲坛、新闻报道和学校的颁奖典礼上听到的、关于人性的教条来引导我们。正相反,我们必须做好准备,去容忍目前尚不完善的、有关行为的知识,但却还要坚信客观方法的威力,总有一天,会让我们得到那些知识的(p.200-201)。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发现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11个信号
- 下一篇:“自杀基因”:让家族自杀行为频现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