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女”容易成“剩女”
近年来,“剩女”一词红彻大江南北,成了都市大龄单身女性的代名词。其实,“剩女”在其青春岁月中往往曾被视为“圣女”。她们学历高、收入高、职位高,而且其中不乏容貌姣好、气质不凡的女性。对于男士来说,她们曾经高不可攀、遥不可及。然而韶华易逝,当昔日女伴纷纷组建家庭、生儿育女时,她们却仍孑然一身,当嫁不嫁,成了老父老母的一块心病。 为何这些优秀的女性会成为“剩女”?社会心理学的规律显示,人们在择偶方面普遍存在一定的心理定势,即对“般配”这一概念存在心理原型。在父权的社会文化下,“般配”暗示着男方在除外貌以外的各个方面(如智力、能力、体力、资源等)都比女方更优秀一些。例如,在身高方面,女性总倾向于寻找比自己高的男性。倘若男方比女方矮一公分,在众人眼中就不太般配,因为这违背了文化的无意识原型。同样,在事业发展与社会经济地位方面,无论男性与女性,都倾向于按照“男高女低”的定势来寻找异{MOD}1。依此类推,高端女性与低端男性选择伴侣的范围就会比较狭窄,出现了“圣女”变“剩女”的社会现象。 然而,上述原因只是社会生活的普遍规律。具体到每个人身上,各自情况又有所不同。尽管优秀女性的择偶范围可能较小,但她们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可以有较多机会接触到同样优秀的群体。并且,随着交通、通讯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领域与交往范围已今非昔比,变得非常开阔,寻找到合适伴侣的途径和机会都比过去大大提高。在这种环境变化下,抛却坚定的独身主义者不谈,想嫁却未嫁的大龄女性大多是因为个性或心态的原因,迟迟未能觅得佳偶。大体说来有三种常见情况。第一类是理想主义型。她们对自己苛求完美,在寻找伴侣方面也同样挑剔。实质上,理想中的完美恋人就是她们自身,是她们自我意识的一种反映,是自恋者在水中的倒影。要改变这种孤芳自赏的局面,须要真正体认到,爱情与婚姻并不是放在银幕上或玻璃橱窗里秀给别人的展示品,而是冷暖自知的个人生活。 第二类是女强人型。她们聪明能干,勤勉过人,多年来心无旁骛,一心扑在学业和事业上,但对情感付出却很谨慎和吝啬。对于她们来说,工作比情人更可靠:在事业上的一分付出就会收获一分回报,对情感的耕耘却可能颗粒无收。要获得事业情感双丰收,需要改变思路,不把工作中的投资回报思想带到生活中来。 第三类是自我保护型。这类女性外表刚强,内心敏感。她们的感情生活中曾经受过伤,因此非常害怕再受伤害。她们表面上说不相信什么真爱,实质上对“真爱”的要求极高。一个人要获取她的信任,必须经过她无数次有意或无意的考验。一旦在某事上让她失望,就会让她对感情心生疑窦,难以再度产生信任。怀疑爱情源于自我怀疑,要改善这种情况,女性需要从心底改善自卑情结,体验到自己的独特性与价值,才可以让自己和恋人都不至于在关系中越来越疲惫。 婚姻和家庭生活是人生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幸福感和人生意义的重要来源之一。保持身心健康和积极乐观心态的要点之一就是,使自己在生活的各个领域尽量保持平衡,既有事业追求和工作成就感,又有和谐的家庭生活和亲密的人际关系,既有物质方面的适度享受,又有精神生活的愉悦和满足。作为现代女性,特别需要在多种社会角色中找到平衡点,也找到让自己休憩的港湾。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做事过分追求完美怎么办
- 下一篇:性格能互补,恋爱更幸福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